回望2022 ——关于自身💥
- Akaaaa
- Jan 2, 2023
- 6 min read
到年底的时候,居然非常期待2023年快点来:想换上新日历,想让今年快点过去,想让今年发生的一切都能翻篇。
今年我换了发型、换了工作、搬了家、甚至连名字(工作中)也换掉了。一切的一切似乎是想从一种的糟糕生活中逃离。

今年太沉重了
俄乌战争、通货膨胀、Roe v Wade、大裁员、锁链女、新冠封城、唐山打人、火灾、白纸革命、躺平般的开放……
每一个都牵动了千丝万缕的情绪,尤其是后面几个,回想起就忍不住要嚎啕大哭的程度。
翻回2020、2021的年终总结,当时也说今年是操蛋的一年,但无论哪一年都无法和今年相比了。今年的生活仿佛就在破碎的边缘,虽然有的事也极其遥远,但心却连在一起痛着。
有的时候觉得自己很脆弱,在某一段时间里刷到一些post便有可能会break down。
今年一整年情绪被调动到一个极敏感的位置,似乎没办法去处理这样的情绪了。有一次在工位上偷懒,无意间刷到毛象上的抗议视频,胸腔顿时忍不住一阵炽热,眼泪紧接着就夺眶而出了。我赶忙低下头,用头发大致遮住面庞(但想想也知道绝对是徒劳)。
我觉得我有必要保护好自己的情绪,不能再发生break down了。
但又懊恼于自己的脆弱与无能为力。
这段时间一直很愤怒。
看到所有人都充满着抵触情绪,会先行带入一种负面的假设:ta是不会理解我的。但很多时候也是事实,没有人知道我们在经历什么。这是美国人(或在美国生活的别的族裔的人)无法想象的事情。甚至是我身边很多大学时代遗留下来的中国“好友”也没办法理解的事情。他们日复一日发着同样的快乐生活的照片,照片里面是细心修过的精致面庞、堆叠着优雅的笑容。
我看着那些照片们感到很愤怒,但我又明白他们完全没有错。
时刻的愤怒,假想敌/或真的,焦虑和恐惧快把我撕裂了。
我其实也很愤怒自己的生活其实如果脱离摄取这些讯息是安稳的、是波澜不惊的。我很恼怒我自己其实被排除在这一切的外面,是的很幸运,但是我也无可抑制的悲伤。
接近年底开放之后日复一日的听闻家里的人艰难的生活,亲人们都接二连三的得病了,外公更是重病在床。妈妈跟我说忍忍就过去了。而我在电话这头攥紧拳头,痛苦的说不出话来。“我能做点什么吗?”这样的话语像一口卡在喉咙的浓痰。我们都知道我做不了任何事情。
一切事情的底线与边缘永远也无法靠普通人改变,远在海外的我们只能愤怒,在内心堆积淤泥 ——什么也做不了。
说回到自己
与这个世界毫不相关的,我今年年初到年中过得也并不顺。
现在回想起来主要是因为工作吧。占据每天生活总时长1/3的工作,大概在精神上占掉了7,80%的容量。
上一份工作那种毫无遮掩的高强度,以及强烈的无意义感 —— 甚至不是广义上作为打工人的无意义,而是那种直截了当的*毫无意义*:被逼着赶出来的东西90%都直接被扔进了垃圾桶。 不被appriciate, 没有reward, 甚至在工作中也需要和自身的道德感作斗争。
虽说不至于breakdown,但burn out到什么事情也不想做,终日每天处于一种烦躁不安的状态。更糟糕的是,也没有人诉说。
工作中的team mate们仿佛是机器人,所有的会议在象征性的问好后便会迅速进入会议的主题,那种relentless我至今觉得非常罕见。在那个环境下,大家仿佛打了鸡血一样,不断的不重复的做着哪怕大概率是会throw away的工作。我能感到大家都很疲惫,但没有人会说出自己的真心。只要问就是feel awesome,feel excited.
唯有一个在公司呆了好几年的老姐一般都默默挂着一张脸,她倒也不会吐槽:她跟我说这一切就是这样子的,只有不要再去care你的工作你的产出,每次开会装出一副positive的样子就好,不要走心。
我知道她说的是对的,在这里生存下去似乎只有这样子。
于是我跳槽了(详见2022 伤痕累累的我又跳槽了)
我必须要逃走了。
一边毫无目的的到处面试,一边上班。甚至阴差阳错的开始看房子…… 有一天在走去电影院的路上,路过一个open house,循着披萨的味儿就进去了。免费吃了好几片pizza的同时也被宽阔的布局折服,火速联系了agent,就这样开启了折腾房子之旅(当然这个房子其实也没搞定,后来又陆陆续续的看起了别的😓)
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折腾自己。一边burn out的上班,一边一周排了5、6场面试,同时折腾房子、贷款、多方扯皮……
那时候仿佛有一种自毁的倾向,“毁灭吧毁灭吧。”内心有什么东西吵吵着。
本来也想试试申请带病休假,但最后发现因为工龄没有满一年,FMLA保险其实是不能用的便作罢了。
现在去想,都不能回忆起但是是怎么撑过去的。那段时间安排的太过紧密,甚至出现了一种类似于空白的效果。以及所有的娱乐、社交全部停滞,也完全没有了记忆点。
可能就像中国的老话说的 ”挺挺就过去了。”
开始新生活啦!
等搬好家处、理好原来的住处,辞去原本的工作以及确定好新的去处,我终于歇了一口气。(面试跑路记thead)
是真正的开始了新生活了!
我还记得辞职的第一天,睡到临近中午起来。给自己做了份最喜欢吃的早餐。阳光从落地窗穿过窗帘进来,有一些刺眼。也能听到风声,还有鸟叫声。一切都慢下来了。我玩玩手机,终于想起要怎样生活。

我打算把刘海留长,原本的发型虽然自己很喜欢,但看起来有些幼稚,似乎不能再代表我自己了。
不过把刘海留长也是挺有挑战性的,中间有一段时间发型真的是丑的怀疑人生。头上还不得不用夹子固定住半长不长的刘海,不然就会直接盖过眼睛...... 看起来反而更像小孩了。

除了发型,我也终于打算换一个名字。
换名字这件事的trigger,是即使到了我走的那一天,某一位同事仍然用错误的方式叫着我的名字,哪怕我已经从和她开始合作起强调过至少两次我得名字的念法。
真的是太难听了。
当然这件事从我来到美国开始这么十几年内一直在发生。他们用一种毫无顾忌的态度,发着令人抓狂的音节。我曾经非常执着于一定要用我的本名这件事情,也秉着一种要去耐心教他们的心态,心想多教会一个人是一个。
但如今我真的受够了,on top of everything else,我不打算再fight了。
新名字和新发型确实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。
在新工作中别人叫这个名字我时常有一些恍惚。但又觉得真好,是一个新的开始。
新工作怎么样呢?
新工作也非常非常好。是我作为打工人的经验里最好的了。
倒也不是kidding myself,挣扎和疲惫肯定是存在的。Corporate的局限性就在那里。
但是与此同时,新同事们对彼此的直言不讳,相互关心都非常真诚。我能感到自己得到了应有的信任与尊敬。组里大多是introvert,绝大多数是女性和有色人种。相互聆听的感觉真的是太好了。
哪怕有的时候会失误,有的时候遇到困难,但大家都会坦然承认,居然是真正意义上的“共同成长”。
我为自己选择加入这个组感到非常幸运。
职业上的成长什么的这些我暂时也没有太在意,现在我只想好好疗伤,只想为恢复日常好好疗伤。
放下吧放下吧社交
一次和妹子们聚餐的时候提到“喝酒”。喝酒对我来说是一个social的概念,我说当我和不喜欢的人在一起社交的时候,喝酒会让这段时间变得更enjoyable。别人反问,不喜欢的人为什么要在一起社交。
我一时无言以对。 但我想人或许总有需要面对一些这样的社交环境的情况。我想起一些大学时代遗留下来的“朋友”。曾经一起熬夜做项目,一起步入新城市,花天酒地恨不得往肚子里塞五顿饭的日子。但这么多年过去了,也越来越感觉到与她们的改变,我的改变,以及我们的渐行渐远。
已经不是爱好不同这样子这么简单的事情,我想我还是可以处理一些人与人之间并不一样的这件事情。但我已经真的非常非常疲惫,对于要解释为什么Columbus day需要改名成Indigenous Peoples' Day,为什么《飘》要从HBO下架,为什么delivery job需要从那些公司里争取更多benefit…… 我有的时候甚至很懊恼于自己拙嘴笨腮没办法说服别人。我一直觉得这是一个我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。以至于每一次和她们hangout我都很害怕,好害怕这一次something came up, 我又没办法解释清楚……
但我后来渐渐意识到,这大概不是我的问题。这是他们的选择。
我能做的也只有保护好我自己,放下吧放下吧。
生活步入正轨之后慢慢恢复画画、看电影、恢复运动与旅游。
绘画与电影打算单独开一篇再总结一下。
总之2022对我来说是漫长也很缓慢的一年。从“成就”上来说似乎什么也没做,但又好像发生了很多很多事情。
虽不知2023年还会闹出什么幺蛾子,但好歹遥祝大家一声新年快乐!💥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