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记录一段短暂的旅途

  • Writer: Akaaaa
    Akaaaa
  • Jan 24
  • 7 min read
信任、重生、以及未知的力量。

十二月中旬从SF出发,到一月中旬回到SF。


N是我第一个见到的人,也是我最后一个见到的人。


其实自始至终没有见过几面。在旅途中的第一个城市一起吃了一顿中饭,后来因为活动偶有碰面,聊上几句,无它。

这人分享的信息实在是有限,经常绕过话题或用一些幌子口胡几句。比如问不出姓名问不出年龄问不出做的事情。但我别无它想。走前要到他的personal IG。


闲暇期间会偶有聊天,聊了聊我的新发色,他把黄头发剪掉了,一些对工作过载的心心相惜,然后就只有短暂、零散的问候。



11号的时候偶然的闲聊,我分享空间的设计给他看。

他问我,“你会飞一下香港吗?”


我愣了一下,当时确实买了在香港中转的飞机(之前并没有告诉N)但也只是停留两小时而已。我如是说了,他说再见,他会路过一下。


我停顿了半晌,躺在床上查了一下机票。我说“我16号路过,碰巧的话,可以多layover一会儿”他说想见面,也可以住他朋友那里。“酷儿友好”他补充道。


之后我就退了机票,重新分开买了16号从大陆飞香港,和17号夜里香港飞旧金山机票。

其实此时我只与N吃过一次饭,见过两次,闲聊几句,相识一个月不到。


我不知道哪来的信念,我想我必须要见到他。



16号着陆之后,我把三个大箱子寄存在机场,便坐列车来到中环,再坐渡轮前往离岛。

N早早地发来攻略,还真的很像游戏攻略,譬如下了列车之后穿过某栋楼,看到一个垃圾场,左拐…


我一边走一边忍不住面带微笑,夜晚的中环人头攒动,人种多样:跑步的白人,逛街的韩国人,还有我,在进行大冒险的我。


除了N的攻略我自然也早早的查好,扫了乘车码,坐上渡轮。期间还被卖票的乘务员用怀疑并略带关心的语气问我”你真的要去那个地方吗?”


我登上渡轮,看着窗户外黑漆漆的海,当然更明显的是我的倒影。今夜月亮也很圆很亮,在海中波光零零摇摇曳曳,像一条小蛇在扭动。


我登上了离岛,N说这是一个步行岛,发来他和他的朋友们的饭店地址。我一查果然只有六分钟之远,一边走一边收到短信,他说他来接我。


然后我在路上就碰上了N。




N带我来到一张巨大的圆桌,他的朋友们围着圆桌坐着,嬉笑着喊我坐下赶紧吃点。


我问大家叫什么?结果一个个都编出各种故事,新加坡来的、缅甸来的、泰国来的、美国spy…… 最离谱的是说他们在搞杀猪盘,N从缅甸被他们骗来,现在发展成下线再把我骗来。说美国人有钱,然后一齐哈哈笑。


我好像知道是骗人,但也猜不出所以然来。


内心有一瞬间的慌乱。其实,我只见过N两次,聊过的话屈指可数。却信任他来到一个这么偏僻的地方。

“心真大”我在内心吐槽自己。


但这个想法也一闪即过,随即涌出一股没由来的强大信念,“我看人不会错的。”

我相信N是好人。


一番拉扯,九点吃到十点,终于问出了在座的名字lol 当然似乎他们互相知道的名字也都不完全一样…一共九位朋友,此时还完全不知道大家是做什么的。非常神奇的饭局。


吃完饭买了糖水,我就跟着他们走。岛上灯少,路很黑。

路过一个差口,朋友A建议走左边,B嚷嚷到那就错过三个垃圾桶了。那个时候我还不明白什么意思……跟着大家走,一路上路过垃圾桶,B和C与D欢快的捡了几个篮子,一个行李箱,一张小桌子……我一脸震惊,这似乎是他们的日常。


最后来到其中一对les couple家里。是非常可爱的家!一面墙上挂满一些宣言,一些反抗的话语,zine和poster.

我们一边吃糖水,一边(例行lol)分享我的zine们给大家看。


之后我跟随其中一位最热衷于捡垃圾的朋友B和C去他们家里,路上又顺便捡了一个垃圾桶和一张茶几 lolB似乎非常熟练了,带着手套和清洁液打扫捡来的战利品,一回去就忙到深夜。我和C在一旁闲聊。聊漫画,聊我在做的事情,聊ngo,漫天遍地。和B也闲扯,但B一改饭局上开玩笑的一面,提到在做的事情便十分谨慎,说话如N那般打太极,不愿透露更多。


我被(强行)安排睡在客房,N睡在客厅。




早上起来之后,我与N出门觅食。别的朋友有的去上班,有的还没有起来。B、E、F似乎有别人最好不要加入的早餐饭局。


我俩去了海岸边一家早茶。N给我展示了烫碗绝技。


之后我们在岛上乱走,他照猫画虎(昨日他朋友G给他的讲解)给了我一些可有可无的介绍。但于我来说不重要,我和他说了我的事,我的名字的故事,我的ASD,我的“劫难”,我的感情。当然是还有工作上的事情(笑)


我说我正在经历巨大痛苦。


我正在被烈火灼烧,疼痛难忍。我不得不去相信一些抽象的东西,好像只有这种非理性的解释,才能stay sane stay alive。


我说我一定要来见你的。你是我在旅途中第一个见到的人,那时我还踌躇满志,我还快乐,我还不知道接下来面临着什么。


除夕夜的那天,我无比疲惫地走到天台,坐下之后便再也走不动了。我望着曼谷高楼与落日,天空从橙到黑。我那天在短暂的闲聊中和N说,我好累啊。他说,感觉你的行程才开始。(指开店)

一语中的。


我说你是我在旅途中见到的第一个人,也是最后一个人。见完你之后我去地狱走了一遭,我现在回来见你,意为爬出地狱的挣扎,我也一定会见到你,此番逆天而行,浴火重生。


他说可如果那天11号你没有碰巧来找我聊天,如果我没有碰巧问你飞不飞香港,如果你不是碰巧正好在香港要layover 2小时,如果你没有改变你的行程计划,这一切都不会发生。

我们不会见到。你让这一些都发生了,意愿让这一切发生了。


“你是黑色的巫女” N说

“被hunting被架在火上烤的witch吗?” 我问

“因为他们都怕你,witch是很有力量的,” 他说。



我们本来约着和另外一位N的朋友G一起登上中午发船的渡轮,前往另一个离岛找别的朋友。结果他给记差了10min发船。到码头晚了4min,硬生生的看着船载着G开走了…

他折返找B、E、F,我去买咖啡,总之只能等下一班了…

他开玩笑,”一切是最好的安排”

我翻白眼。


20min的渡轮回中环,再坐35min的渡轮去别的离岛。

中间加起来有一个半小时。

我与N聊了很多,我们坐在甲板上层,海风吹的我头发飞满脸。

我们交换了各自身份认同的故事;聊了活动和之后想做的事情的idea,他说他想办1:1的画画活动,来者讲一个故事,他把故事画出来。


于是他画了一个我讲的晕船看鲸鱼的故事给我。我很享受这多出来的这一个半小时,与N独处的时间。一切好像真的就是最好的安排。




到了离岛,比之前住的那个大了不少,有麦当劳呢!我们见到朋友G与L,前去吃鱼。离岛上每天都有渔民去捕鱼。蒸鱼也太好吃了吧,新鲜肥美,不咸不油不腻。

芒果糯米糍也太好吃了吧,细嫩的糯米包裹着水嫩的芒果,不怎么甜,吃完人也很舒适。


很巧,我和L在上海见过,G和L本来也认识,所有只有N没有见过L。我终于见识到N performative的一面。


G是大学老师,一路走,一路跟我们讲解这个离岛的历史,使用的铁窗上的纹路的含义,供奉的石头,唯一的历史遗留文物是刻在石头上的小孩药方。

L说她虽只在岛上住了一年,但感觉已经完全是地地道道的岛上人了,被岛滋养着。


我们来到L的工作室,墙上贴满了她的作品。很多话语。”我们记录下这些并不遥远的街头情景,是为一座城市存档,也是希望有朝一日能继续在街道上生活”她画了岛的地图,自己家与岛上重要事务的相对位置。


我们在她家玩沙盘,刻版画,玩儿乐器,后来陆续来了L的两个朋友,一个画画并教小孩画画的朋友,一位搞音乐的人类学者。


最后我们一起吃了鱼蛋面,在我的强力要求下又去买了芒果糯米糍hhh


L带我们登上天台,看刚刚落下的夕阳仍有余温缠绕在山头。非常多的渔船里面有生活的气息。我望着它们出神。


N问我在想什么,我说在感受这个岛的气味。“是咸的,有小孩在大声哭泣。”

N:“渔民在生活”

我:“生活是苦的”

N:”可也是热闹的”


我们最终还是登上了离开的船,我知道下了船之后我们就要各奔东西了。我需要去机场,回旧金山,大家也有各自要去的地方。我坐在N边上,让沉默填补这旅途。倒也不觉得难受。


间隙的闲聊。我教了他一句南京话,他教了我两句家乡话。


他说他经常会因为无法及时回复我而感到焦虑,以至于甚至没有回复。他问我可不可以无法细说的内容电话,我说好。


我中间哀叫了一声,说好累好累(瘫倒),不想做了。他说你先忙一阵子,会很忙一阵子。之后不想做了就不做了,来xx(城市名),修整生息,再重新出发。xx是重新出发的好地方。


下船之后,G嘱咐N送我去通往机场的列车,详细说了这般走这般走。N问G之后的安排,但好像也不巧并不完全能凑上时间。

我说你好像对也许这次旅途见不到G这件事情有些懊恼。他说可能也是最后一次见。



我其实明白他也在经历一些很艰难的事情,他不愿意说细节,我也在极为短暂的相处中习惯了。

“希望有一天可以听你的故事”我对他说“但是不会的,你相信我吗?我似乎又能看到未来了。你会没事的,你还会再见到大家,我也一定会再见到你。”


来到车站,正好列车停靠。我快速抱了N一下,说了声再见,转身跳进列车。坐在座位上,看见站台外的N还站在那里,我对他招了一次手,他也挥了挥手。

等了一会儿,他还在那里。

车门终于关上了,我对他又挥了挥手,他也挥了挥手,转身离去。


此别不知何日再见。但我好像不急。

我掏出手机,我说我们一定会再见的。


你给了我重新看见未来的力量,不管你在哪里,我都会去见你。

I’ll make anything happen.


(图:印的小螃蟹躺在沙盘里)


Recent Posts

See All
纽约再见再见再见

写于2021年6月6号 #Travel 几乎是条件反射的下一个小长假定在了纽约。虽然没有在这里真正的生活过,但这个来过很多很多次的城市似乎成了某个故乡。 可纽约似乎已经不再是记忆中那个纽约了。 一切熟识的地方仿佛都变得不一样了。大雨冲刷下的纽约显得冷清至极。曾经常去的bar...

 
 
 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