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
- Akaaaa
- Jan 4, 2022
- 3 min read
每次破冰活动的时候,会要轮桌每个人讲一个fun fact。 我想了又想并不能想出什么值得吹嘘的地方,只好说:
过去的十年,我没有在任何一个地方住超过两年。
Indiana -> Pittsburgh -> Savannah -> Charlotte -> New Jersey -> Seattle -> San Francisco. 从中部玉米地到南部农村到北部农村,再到西岸。
It's not funny at all. 这个时候在座的大家都会深吸一口气,略带怜悯的看看我。
其实也是近几年才意识到大部分人其实没有这么漂泊。
Ins的bio上不少人会贴上自己从哪里到哪里,我想想要是贴上去那岂不是没完没了了,外加,it's not fun.
我耸了耸肩,我想我大概是不care的。唯一的影响或许是现在的我确实想要在一个地方常住一段日子:买自己喜欢的东西,买漂亮并且毫无卵用的东西,放在架子上只为了好看。买书,买很多书,看或不看的,都放在架子上。我曾一度忘记了这种感觉。我曾一度无法理解为什么这个世界需要装饰品,为什么家具可以这么贵,为什么要在家里的床上摆放这么多枕头。“你们不怕搬家吗?”我在心中想道。反正再过一年就要卖掉或是扔掉了。我忘记了人生还可以如此奢侈。
我读着一篇在豆瓣上的文章,里面讲到在国外生活的人的孤独和归属之地的丧失。
一边读文章我一边想着我应该有类似的感觉吗?他们似乎都在难过,我不难过的话是因为我很奇怪吗?我这样想着。
我想起了南京,我的家乡。现在想起这两个字的时候几乎没有办法感觉到任何热度,就像在地图上读到任何一个中国我还算熟悉的城市一样 - 感到开心,没错,因为是中国的城市,里面有很多好吃的和好玩的。可是也再没有别的了。
我应该喜欢吃烤鸭吗?我应该时不时冒出几句南京话来证明自己的身份是一个南京人吗?
Honseltly, I never did these things until recently. 我开着南京人才懂得玩笑,时不时透露着一些南京的口音,然后展现出对吃鸭子无比的热忱。但我其实之前并没有这样做过。我很自然的假装出一副自己是南京人的样子,可是现在想来,似乎真的是 [假装] 出来的。I don't really care. I never did.
偶尔回南京的时候, 我没有办法想起这里是我的家乡,一切都是如此陌生。我甚至无法回忆起在南京开心的记忆。所到之处似乎都咩有了熟悉的感觉。无论是因为发展的太快,亦或是我从来没有在乎过:玄武湖是这个样子的吗?紫金山上有这条路吗?这些名词在脑中真的只是名词了。
我从前似乎来不及在乎,但现在也依然没有在乎。放眼望去,似乎没有任何一个城市给过我一种归属感。
可是这样说来我的身份是什么,我到底是是谁呢?
那篇文章的作者写道她发现自己没有了家:故乡不是家,现在居住的离家乡万里之外的土地也不是家,她没有归属感。很多人在评论里附和着。我忽然难过起来,我想我也许也是。南京不是我的家,文化和意识的断层让我迷惘以及略带不屑。三番也不是我的家,住过最长2年的Savannah和Indianna依然不是我的家。我应该感到悲伤吗、唏嘘吗?我曾一度以为自己是需要悲伤的,就像我以为要假装自己是一个非常南京的南京人一样。我是一个没有根的人。 :(
But I almost never really cared; I think maybe I don't really need this sense of belongings.
我现在住的也很开心,一如过去的十年一样。
东岸也好,西岸也好,都是很棒的体验。我好像从来没有觉得自己格格不入过,或者确实是因为粗心从未在意过。
I never need my cafe, my restaurant , my lake. Every (good) cafe is my cafe.
我依旧没有融入西方社会。朋友大部分是亚洲人和少数喜欢吃亚洲食物的本地人。我想我大概永远也不可能吃pizza和burger像吃中国菜那样。But this is ok, I guess.
This is who I am.
在所有地方的经历 rolled up to me,成为我的一部分。
我爱南京,就像爱所有别的地方一样。It lives in part of me.
我想我是有根的,全身都是我的根,飘在空中吸收 whatever 空气中的养分。是有这种植物的不是吗?如果一定需要找一个analogy的话。j

Comments